发布时间:2025-01-11 02:31:32 来源: sp20250111
张锦秋(左)与团队中的年轻人讨论设计方案。 马忠义摄
人物小传
张锦秋:1936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师从建筑学家梁思成、莫宗江;主持设计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大唐芙蓉园、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工程。她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先后获梁思成建筑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等荣誉。国际编号210232号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为“张锦秋星”。
在古都西安,常常会遇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的建筑作品。张锦秋今年已近88岁高龄;她扎根西安近六十载,从青春意气到银霜满头,用建筑为西安描摹出古韵新貌……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首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虽获诸多荣誉,她的话却很质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想要为国家、为民族踏踏实实做一点事情。”
“我来参加建设,就要到生产一线,不然怎么当建筑师啊”
“在西安,坐公共汽车跑上两站,常常一拐弯就能看到张锦秋的作品。”文化学者肖云儒说。诸多恢宏大气的地标设计,出自一个川妹子之手。因为金秋时节出生于“锦官城”成都,长辈便为她取名“张锦秋”。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特别要自立。怎么立?必须有一技之长。”少年时,父亲叮嘱张锦秋。
18岁那年,张锦秋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建筑专业。徜徉清华园,张锦秋师从梁思成、莫宗江两位建筑大师;莫宗江将她领进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大门。张锦秋说:“我数十年来的建筑创作,都受到莫宗江先生的影响。”
两扇大窗,西边排满了书架,东边是书桌,书桌右角会摆上一盆“仙客来”……至今,午夜梦回之时,张锦秋仿佛还能记起梁思成的书房。梁思成为人民日报撰写散文小品《拙匠随笔》时,他告诉张锦秋,“建筑师就是匠人,给人民盖房子,让人民住得好。”时间飞逝,言犹在耳。她感慨地说,“梁先生有一份炽热的家国情怀。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锲而不舍的考察、研究、传承,都源自这份家国情怀。”
1966年,张锦秋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祖国哪儿有需要,就要响应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张锦秋说。
临行前,她将自己收藏的一整套建筑学报赠人,“我以为自己可能就与学术研究无缘了。”坐上火车,一路向西,举目都是黄土地……
到了设计院,院领导起初想让她去技术处看资料、做学问。不料想,张锦秋对院领导说:“我来参加建设,就要到生产一线,不然怎么当建筑师啊?”
进山沟,住窑洞,张锦秋的第一个“设计项目”,就是把山沟里工厂的烟囱跟山地地形结合起来,做一个新烟囱的设计。闲暇之余,她不愿浪费一丁点儿时间,将记载陕西历史地理及文物古迹的《关中胜迹图志》仔细研究了一遍。
“我要把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汲取其养分”
初到西安,张锦秋遇见的,不是她通过唐诗想象到的那个“长安”……
位于曲江池畔的唐城墙遗址在当今西安的二环路外。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农田。改革开放后,西安迎来现代化建设大潮,古都的个性与韵味有所消减。对此,张锦秋有着清醒的思考:“西安要紧紧站稳‘古都’基点,把握‘古都’特色。面对一座千年古都,首要的不是创造新建筑,而是着力保护和传承历史要素和文化精神。”
1983年,张锦秋担纲国家重点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唐风屋宇气势恢宏,水墨色调韵味悠长……张锦秋将传统唐风与现代建筑工艺完美融合。“我们对中国建筑的传统和现代需求理解越深,所创作的建筑就会越新颖醇厚、雅俗共赏。”张锦秋说。
1985年,西安计划在大雁塔附近建设“三唐工程”(即唐歌舞餐厅、唐华宾馆和唐代艺术博物馆),最初的设计稿与周边建筑的气质不够相称。张锦秋接过设计任务,认真搜集和揣摩唐大慈恩寺遗址发掘资料和相关历史记载,一个园林化的唐风组群方案渐渐清晰起来!
最终,方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赏。如今,大雁塔的雄浑古朴,与“三唐工程”的灵动秀丽相得益彰。
大唐芙蓉园、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西安世博园天人长安塔……张锦秋以大地为纸,钩沉历史况味,一个个西安地标建筑在她手中吐露芳华。古都风韵穿越历史走来,并展现着当代的自信豪迈。
“我去西安出差想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看看,出租车司机在车上讲,‘那是张锦秋院士设计的!’这真是不简单,出租车司机也知道张锦秋的名字。”本报“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栏目曾报道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告诉记者。
张锦秋说:“西安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名城。我要把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汲取其养分。能在西安工作,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福气。”
“我们要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做有内涵、有层次的建筑”
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和“体”,到传统空间的“神”和“意”,再到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境”的创造,张锦秋从传统深处走来,所设计的建筑显示着中国气派。
在张锦秋看来,一个城市就如一篇大文章,而建筑好比其中的一个段落、一个句子。段落间、句子间要有衔接,要有内在的逻辑性。对于有的建筑片面追求“新”“奇”“特”,张锦秋直言“看不上”。她说:“只有理解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环境,才不至于建造出没有人气的‘舞台布景’。”
每每经过陕西省图书馆,现已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的赵元超总会想起一段往事:陕西省图书馆是赵元超跟着张锦秋做的第一个项目,场地在一个高坡上,施工单位本想按常规把它推平,张锦秋却说:“这是唐长安城内仅存的一处高坡,推掉它,就抹掉了城市记忆。我们要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做有内涵、有层次的建筑。”
张锦秋将自己的建筑艺术风格概括为“和谐建筑”。“建筑是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中介;文化取向当然应该与它所处的城市、环境相协调。”张锦秋认为,“衡量建筑,最终要看它是不是增加了这个地区民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钟鼓楼是西安的“客厅”。每到夜幕降临,钟鼓楼下沉广场便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钟鼓楼广场和地下工程的设计,便出自张锦秋之手……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年春节,张锦秋与丈夫——西安城市规划专家韩骥在家中讨论“城市客厅”的设计。西安市政府想在钟鼓楼之间开辟广场,但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多年未能实施。当时在西安规划局工作的韩骥认为,广场建设拆迁量巨大,不应急于动工;张锦秋却认为应该尽早建设,否则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以后拆迁的代价会更高。
张锦秋对此有着很具体的设计构想:在钟鼓楼地下开发3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设计成市民广场,政府不用投入过多资金;韩骥听了,立马赞成!如今,钟鼓楼广场像一支扁担,西边挑着鼓楼,东边挑着钟楼;游客和市民在这里休闲购物,体味着古城的古朴与时尚。
张锦秋将全部心力奉献给她一生所热爱的建筑事业。近些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她还曾在病床上勾勒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轮廓;接到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的设计任务,她在病房里研究地形图,出院后便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踏勘……眼下,张锦秋谢绝了绝大多数访客:“还是多留些工作时间吧。”
记者手记
做文化的坚守者、开拓者
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精华。建筑不仅承载着人的生活空间,更关系着人的情感与思想。到过西安、住过西安,就会明白张锦秋的设计对这座古城的意义。
张锦秋的建筑设计始终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兼具实用性和古风古韵;它们在城市生长中“开枝散叶”,激活了尘封的历史记忆,更跨越过去与未来的时光,让民族精神和历史文脉延续……
在张锦秋身上体现着建筑师的执着,这源自充分的文化自信。在她孜孜不倦的探索中,现代建筑也可以充满传统韵味,传统建筑的精神也可以在当代建筑中升华。张锦秋在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之间闯出一条新路来,体现着建筑大师的气度。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需要更多像张锦秋一样的文化坚守者、开拓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0日 06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