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2:04:09 来源: sp20241127
陈昊在一危岩隐患点进行测量。
陈昊(右一)与同事在开州区麻柳乡进行数据采集。 以上图片均为重庆市地矿局提供
“群众了解得多一点,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就强一点,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一点。”
见到重庆市地矿局南江地质队驻守地质工程师陈昊时,他的眼里布满了血丝,已经两个昼夜没怎么合眼了。
清晨7点,陈昊处置完辖区内几处地质灾害险情,刚返回驻地,还没顾上休息,就又收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于是,他立刻动身,不敢有半刻停留。
经过3小时路程,抵达重庆市开州区麻柳乡一处高差150米的陡崖下,陈昊和3名同事会合,商讨危岩崩塌险情调查和处置的具体细节。他说:“这次零星垮塌位于陡崖南侧,崩塌方量虽然不大,但考虑到陡崖东侧斜坡底部还有624名居民,我们要扩大调查范围。”
“咱们分两组行动,一组用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开展陡崖全貌测绘,一组采用手持激光雷达对陡崖底部进行测绘,同时核查危岩单体后缘裂隙发育情况。”分配完任务,陈昊立即带队向调查区域攀爬。
上山路全是小道,大部分布满荆棘,很多地方还只能弯腰前行。“希望今天不要刮成花猫脸。”陈昊打趣道,而他的裤腿和鞋已沾满了毛茸茸的苍耳。
手脚并用地爬了五里的坡,陈昊和同事来到危岩垮塌处。“危岩高约6米,横宽5米,厚约4米,呈立方体状,本次垮塌为该危岩顶部突出岩块……”陈昊单膝跪地,操作着罗盘和卷尺,口中念出测量出的数据,同事飞快地用笔记录。
“裂隙基本贯通上部岩体,下部基座为较软泥岩,具备形成危岩条件。”检查结束,陈昊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走,继续往这级陡崖其他区域调查。”
汛期是地灾险情高发期,应急处置工作与危险常伴,一次次险情成功处置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惊险瞬间。他一路走一路向记者介绍,有一次,开州区遭遇暴雨天气,敦好镇水田社区一居民屋后斜坡发生险情。他和同事立即前往现场调查。
当时暴雨如注,他们全身湿透了,道路边坡随时有再垮塌的风险。前进还是撤离?想着受困群众还在焦急等待,陈昊和同事顾不上困难和危险,下车徒手挪开拦在路上的大石块,艰难前行1个小时,最终到达险情现场。由于处置及时,最后未出现人员伤亡。“我都记不清是第几次在暴雨中处置险情了。”陈昊有些腼腆地笑道。
这次在麻柳乡的危岩崩塌调查工作,直到下午5点才结束。可是,陈昊并没有第一时间返回驻地,而是前往陡崖下方的居民居住区。“今天处置的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新发现的,附近的居民还不一定清楚如何防灾避险,我们得赶紧过去辅导一下。”陈昊进一步说道,“群众了解得多一点,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就强一点,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一点。”
“小崩小塌不停止,异常气味来扑鼻,岩石撕裂错碎声,发现异常早报告,莫恋财物赶紧跑……”他把一些基本的地灾防治知识编成顺口溜,又有趣又好记。
身边的同事告诉记者,每次遇到突发情况,陈昊都是冲锋在前。他入党12年,在渝东北地区从事地质灾害防治驻守工作9年,参与处置各类地灾灾(险)情500余起,成功预警了地质灾害8起。
对于这些,陈昊摆摆手,笑着说:“为了群众安全,再累都值得!”
版式设计:沈亦伶 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9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