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大治”转向“长治”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4-11-30 08:52:29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网 兰州9月20日电 (王牧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张如海20日表示,目前,祁连山生态保护已由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整治修复转入常态长效保护“新阶段”,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夏日甘肃肃南县祁连山区雨后云雾缭绕似画卷。(资料图)杨艳敏 摄

  当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24年第9次新闻发布会,张如海向媒体介绍说,祁连山整改整治及长效监管经验做法目前已被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发布的《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汇编》。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质量稳步提升。

  地处甘肃、青海交界的祁连山被誉为河西走廊“生命线”和“母亲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和集水区,它在维护中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由于一系列过度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大趋势等影响,祁连山生态在多年前受到严重破坏。经过官方持续数年治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扰动大幅减少,动物种群逐渐增多,一些多年难觅踪影的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呈现出休养生息的良好景象。

  据了解,该厅组织开展2024年度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完成了甘肃祁连山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制定印发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监管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观测(监测)管理“一张网”、调度指挥“一块屏”、监督评估“一平台”、联动执法“一体系”。

  张如海介绍说,该厅常态化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目前,全省“绿盾”自查发现的1845个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1838个,完成率为99.62%。

  同时,以2个月为周期,甘肃省组织相关市州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及秦岭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外的重要生态空间疑似生态破坏图斑现场核查与整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并启动与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的对接工作,力争尽快实现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

  张如海说,祁连山历经“史上最严”整改,祛多年沉疴,还欠账旧账,如今迎来“底色之变”。下一步,该厅将持续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推动祁连山保护实现由集中整治修复转向常态长效保护,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完)

【编辑:李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