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2:30:18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社 柳州1月5日电 题:侗族大歌如何让海外“侗听”?
——专访广西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杨永和
作者 林馨 刘俊聪
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曾“藏于深山”的侗族大歌“出山”又“出海”。这一古老的民族音乐,如何让世界“侗听”? 中新社 “东西问”近日专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广西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杨永和,对此作出解读。
视频:【东西问】杨永和:侗族大歌何以让世界“侗听”?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作为侗族古老的音乐,在两千多年的历程中,侗族大歌经历哪些发展和变迁?
杨永和:侗族世居地主要位于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四省(区)交汇区域连绵的大山深处。侗族是个与诗歌有着深厚感情的民族。侗族没有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都是靠着歌声代代传承,素有“饭养身、歌养心”之说。从春秋战国起,历经南朝、宋代、明代,侗族大歌发展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侗族由古代百越族人中的一支发展形成,而越人是善于歌唱的古老民族。西汉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刘向在其所著《说苑》一书中,记述了一段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令尹鄂君子晰在游船上赞赏榜枻越人唱歌的情景,并借用汉字记音的方式记录一首《越人歌》。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侗族先民越人就已是一个善歌的民族。
南朝时期,这类民歌又有所发展,祭祀歌、礼俗耶歌开始出现。至宋代,侗族大歌已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宋代诗人陆游所著《老学庵笔记》中已经有关于“仡伶”集体做客唱歌的记载。至明代,侗族大歌已在侗族地区广泛流行,明末著名诗人邝露的《赤雅》中有记载:“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
在“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揭幕式上,中场休息时进行侗族大歌表演。瞿宏伦 摄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侗族大歌也在不断嬗变。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不断提升,不再受限于劳动时节的制约,而是想唱就唱;歌词、曲调内容不断丰富,从在山里唱给自己听,演变成从大山唱到北京、上海,甚至走向世界舞台。
中新社 记者: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娱乐方式发生剧烈变革。侗族大歌以何种形式重新融入现代生活?作为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文化?
杨永和:历史上,侗族大歌的传承主要为家族传承,传承载体为大歌“歌队”。每个歌队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不等,按年龄组合成儿童歌队、男声歌队、女声歌队、老年歌队等。歌队成员白日干农活,夜晚或闲暇之际唱歌。随着侗族大歌传习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侗族大歌当下的艺术生境正发生变化。
杨永和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川小学讲解侗族大歌。林馨 摄首先,侗族大歌的自然场域消逝。伴随现代化的进程,侗族大歌的自然场域日渐消逝。外出打工的侗家青年越来越多,昔日终日飘荡的侗族大歌,慢慢淡出侗族民众日常生活。
其次,侗族大歌的礼乐功能衰减。在传统侗族社会中,侗族大歌是侗族乡村社会最为盛大的娱乐活动。但随着流行文化冲击,电视、电影、短视频等娱乐方式层出不穷,侗族大歌从最为重要的娱乐方式,变为众多娱乐方式中的一种。
为让侗族大歌融入现代生活,近年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各级政府建立非遗专门机构,落实专项经费鼓励侗族民众传承发展侗族大歌;二是加大侗族大歌的培训,提升歌师写作、演唱艺术水平;三是举办民歌大赛、大歌节、旅游节等重大赛事和重大节庆活动,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四是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邀请侗族大歌传承人普及侗族大歌。
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川小学学生学唱侗族大歌。林馨 摄如今,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数十所学校开展侗族大歌课程。一些当地年轻人也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在网上传唱侗族大歌。
中新社 记者:近年来,侗族大歌频频走向国际舞台,它如何促进世界了解中国?
杨永和: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它以大自然的万千变化为摹本,其魅力在于模仿大自然的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多年来,侗族大歌频频走向国际舞台,也成为中国展现对外形象的载体之一。
参加“澳门青少年侗族文化研习活动”的青少年来到侗族大歌之乡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向小黄小学的学生学习侗族大歌。李晗雪 摄侗族大歌时而歌声洪亮,时而悠扬婉转,轻柔飘洒。高声部如翻滚的长江,低声部如叮咚不息的溪流,中声部如徐缓深沉的小河。这种与西方乐曲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让侗族大歌颇具东方魅力。
其次是侗族大歌中蕴含的深层次观念。侗族大歌取材于自然界,代表侗族民众千百年来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理解,如蝉之歌、高山井水歌、踩堂歌等,以歌迎宾客、以歌传情。侗族大歌中所传递的“和谐之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民众优秀品质的体现。
在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来自贵州民族大学学生演绎侗族大歌。贺俊怡 摄20世纪50年代后,侗族地区先后有歌手、歌队赴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家表演,受到许多外国观众的欢迎。法国《世界报》曾以“迷人的侗族复调歌曲吸引西方观众”为题发表文章,盛赞侗族大歌是金秋艺术节的重要发现和成就之一。
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桥梁之一,侗族大歌不仅展现中国古老且神秘的文化魅力,还能以歌声传递中国故事,增加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中新社 记者: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中,侗族文化如何发挥独特作用?对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如何让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中西共鸣?
杨永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彼此相互理解和尊重,打破地域、民族、宗教等界限。
每年,鼓楼、风雨桥、芦笙踩堂、多耶、农民画等代表侗族文化的“符号”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往三江侗族自治县“探秘”。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鼓楼里唱侗族大歌。龙梦前 摄侗族文化如何发挥中西交流的“桥梁”作用?以侗族大歌为例,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还是了解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侗族文化走向海外可以进行以下尝试:首先,侗族大歌需要用“本土化的故事、全球化的语言”传播其文化艺术价值。要挖掘价值内涵,创新文化形态。例如在保留民族文化内涵及功能的前提下,尝试让侗族大歌与西方音乐结合。如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曾将侗族大歌与西洋乐器结合,演奏出独特之声。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的“天涯共此时”迎中秋演出上的侗族大歌表演《天地人间充满爱》。张晨翼 摄其次,整合各界资源,用技术革新激活文化传播。可通过数据库、在线设计平台等创新方法,将侗族大歌最具代表性的曲目扩大影响,让人们走近非遗、感受非遗并认识其核心文化价值。如将侗族音乐的文化元素(腔调)融入现代歌词,让海外了解这是侗族音乐曲调的同时,又知道歌词内容大意。又如三江侗族刺绣、三江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许多优秀作品曾在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展览。通过海外交流平台和影像传播,让三江非遗文化走出去。
最后,寻找“共性”需要加强交流,特别是中西方的直接交流。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完)
受访者简介:
杨永和,侗族,高级政工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广西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柳州市侗学研究会原副会长,三江侗学研究会原会长。长期研究侗族民间传统节庆文化、侗族民间歌谣文化、木构建筑文化、侗族饮食文化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发表《关于侗族文化思考》《保护文化遗产先保护好传承人》《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等30多篇论文,本人与他人合著出版《风情三江》《侗族大歌》《走进三江》《民间绝技侗族瑰宝》等系列丛书。
【编辑:张子怡】